還是棧戀
自由的氛圍 

今天去爐鍋(http://www.wretch.cc/blog/luguo)
待了一整天   寫著詩  查著針孔相機
喫了Latte   咬著Bagel
北藝的熟客  越夜越多
在這樣的氛圍
叫人喜愛

雖然我未跟誰聊天
就像小小的精神戀愛
我會常來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與老媽
真的有緣

我的身上 有塊白色的胎記
是因為我媽在生我的時候
曾經被火燒傷過
只不過 她是黑色的 我反白

我記得從前從前我很困擾
家裡的小孩 跟我都有差一定的歲數
都有著代溝的問題
我就問老媽 為什麼
要隔這麼多年才生我?

因為看到老哥小時候的可愛模樣
然後心想 如果老哥去當兵 結婚
姐可能會嫁出去
那她不就可能就只剩一個人
乾脆再生一個好了

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胡謅

但是我想 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都有些目的 不論是否明顯
但是只要做了覺得對
那就是我們該做的
當然目的可能不只一個
所以我們才覺得矛盾

在尋覓自己個人的想望時
也希望能顧及來到這世間上最初的願望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與愛情
有段距離

這是個謎
連我自己都不清

可能廟婆說得對
我是裝錯了瓶
只是她也錯了
我漸漸清晰
原來我與愛情 有段距離
不是性別的問題

只能說
我曾經愛的那個人
她比我還不清
在我最為脆弱的時候
跟著她一起進入了漩渦

我知道 我的願望
只是那愛情的模樣
只是LOMO的模糊暗像
可能不存在哪個人身上

是這樣嗎?
是這樣吧!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

似乎總是有些預兆

會在眼前出現 就跟隨它走吧



在這個天空吹響七支小喇叭般熱度的六月底

慕彥找我去華山看創意市集

市集名字很不巧叫做"今天應該不會很熱"

what a fuck!;



逛的十分開心

還逛到了煙圈小提琴手一圈人的攤位

叫做"沒有風熱友~叫我怎麼活~"(http://blog.yam.com/wen1201)

應該在很多地方可以碰到他們

如果看到攤位 還有小提手Riecky的話

打聲招呼吧



正因為一個認錯人的機會

我和慕彥去了女巫店聽著巴奈



也因為誤判入場時間與人潮

我們也就剛好坐在吧台

這是個觀賞也是被觀賞的地方

因為正位在巴奈的後方

聽著 沒有太多技巧 反而梗著咽聲的巴奈



不禁覺得

是憂鬱嗎?

是傾吐嗎?

是試著安慰嗎?

是在轉變嗎?

是讓自己更暴露於脆弱嗎?

是試著勇氣跟著自溺嗎?

易感而美麗

我不禁這麼想著...

尤其在那吞吐黑浪搖擺的氣息與喃喃

錯誤是真的 美麗卻也是真的......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是個對社會議題有太多興趣的人
但是 司法變成遊戲、該被關心的人不受重視時
實在叫人髮指!

最近蘇建和案又重新審判
恢復原來死刑判決
回頭看 這件案子實在有太多的可議性

不管是司法、蘇等人、檢警的查證過程或是被害人的遺孤
都顯露出台灣社會的許多問題
權力包庇、社會媒體關心焦點的偏頗、人權問題

讓我想起
Bob Dylan的"Hurricane"
"How can the life of such a man
Be in the palm of some fool's hand?
To see him obviously framed
Couldn't help but make me
feel ashamed to live in a hand
Where justice is a game."

"這樣一個人的性命
如何能繫之於某些蠢人手中?
看到他明顯被誣賴
我不由得以自己生存的土地為恥
在這裡,司法正義只是遊戲"

延伸閱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5%BB%BA%E5%92%8C

有關"Hurricane"的故事來由:
http://www.allmusic.com/cg/amg.dll?p=amg&sql=33:0jfexzqrldje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磺溪旁
座落的圖書館
望出去是一片雲霾在那山

總哪想拿起電話
轉動著老式轉盤
手握著黑色聽筒
想問問你在哪裡?

黑鳥尖囂著掠過丈青
點燃著Avalon Mixture " Red Wine"
炙紅的煙頭 在空中劃過一弧光
吐出不成形的煙圈

想問問你那邊幾點?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 took shirts to the cleaners and picked some up.
I stopped by the bank, some cash from the ATM,
paid my phone and gas bills, paid my rent.

I had new heels put on my shoes.
I bought batteries for the alarm clock.
I returned home and straightened up the place.
I scrubbed the bathtub.
I cleaned the refrigerator,
the stove, the fan, the floors,
the windows.I bagged the garbage.

I changed the sheets.
I ran the vacuum cleaner.
I was wiping the blinds,
singing along to The Killer’s “Enterlude,”
when the phone rang at two.



The rain kept coming down,
steadily, evenly. Soft and gentle,
drawing new green shoots up into the spring night.
Extremely, irrevocably dead, I said aloud.

◇◆

Maybe somehow,

I didn’t want it to seem like a scene from a movie.

Poor guy.

◇◆◇
ENTERLUDE by the Killer

We hope you enjoied your stay
It's good to have you with us
Even if it's just for the day

We hope you enjoied your stay
Outside the sun is shining
It seems like heaven ain't far away

It's good to have you with us
Even if it's just for the day
◇◆◇◆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旅行的時候,
得到渴盼的休息,
暫時停下腳步。
在變化的大海裡,
得到些許平靜。
短暫的綠洲。

peace。

旅人的聖殿。
一張靜謐的公園長凳。光
腳踩上清涼的修道院地板。吟
唱與頌詩。墓園的肅穆緘
默。

peace。

遠離車流,
遠離人們的脈
搏,噪音消退。緩
刑與反省的地方。天
堂與避風港。靈
魂的庇難所與修道院。

peace。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旅行的時候,
我們把逆境看成挑戰還是當作應該避免的東西?

我們碰到過的最大體能考驗是什麼?
最大的精神考驗是什麼?
在旅行的當下,我們如何面對逆境?

我們只希望自己不在這裡,
只想一些事來安慰自己,紓解痛苦,緩和苦難的處境。
我們最喜歡的食物、
最喜歡的人、
最喜歡的地方、
最溫暖的衣服。

我們想到比較開心的事,想到更糟糕的事。
我們記起自己為何在這裡。
我們取消憂慮,脫掉不安,專心前進。
逆境是我們的老師,是探險。

我們回顧這一段經歷,開懷大笑。
我們擁抱這段飄泊的過程,
擁抱每一天、每一刻的旅行路途,
擁抱每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剎那。

這樣地想著想著
胸中正在蠱動著...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的時候
熟悉是一種遺忘的過程

讓地球暫時停止旋轉
我們大概會像
站立在行進公車上緊急煞車一樣
突然彈向前方的牆
一頭撞死
我沒這麼大的願望

但在快要不能呼吸的時後
彷彿看見漆黑甬道的那端 就是光芒

逐漸逐漸地
失去感受
只想覓著遠方
就像飛蛾撲著火的亮光

現在回想"玩樂"
可能是一種休息
可能是一種停頓
可能是一種出發
可能是什麼都不做
也可能是一種生命的轉折
那個轉折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意志 
你覺得非如此行動不可  否則這一生就會逐漸走樣
最後  變成遺憾...

三、四月交替之際的環島旅行
我就是如此的感受

這"玩樂"是用生命去進行的
是那種"啊~時候到了"的口吻
不做會死

遺憾往往是種死亡的進行式
如果死透了  還愉快
我不想處在一直後悔、失格的狀態

我選擇一個人旅行
有很多人都這樣的反應"那不會很無聊嗎?"
其實不會的
而且反而我們親身得到的經驗
卻往往是可以與人討論分享的

在這個島上的人們
習慣群體的玩樂
我也早就熟悉這樣的陪伴
所以在旅行的途中  總是對自己談心
享受也想著  一個人


這時也記起阿桑的葉子裡的歌詞
"孤單 是一個人的狂歡 狂歡 是一群人的孤單"
離開了熟悉的這些人  離開了熟悉的這城市
我們是否早已遺忘了自己?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個人風格外
音樂的內容性呢?

上個周六
台北開始大雷雨日子的那天
為了一見James Carter的風采(加上免錢的誘因)
驅使我還是前往一探究竟

Carter非常幽默且愛玩
聽他講述 從小他就搞怪
不喜歡墨守成規 就是喜歡吹一些有的沒有的聲音
但 這反而成了 他之所以可以在爵士樂界裡有名氣的原因

是啊 在爵士樂界裡
有多少音樂家 我們是看不到的
往往 那些成名不朽的
都有自己的特點

那Charlies Lloyd呢?
為大部分人所知的就是他曾是Keith Jarrett的老闆
有些不錯的專輯 帶著東方色彩的post-bop的樂風
有著Coltrane的聲線
一切聽起來都不賴
但也就因為這樣 也就有人認為他過於老氣了
不夠有個人特色

但仔細聽聽他這幾年在ECM的作品都不俗的
都充滿著豐富的音樂性
像是Billy Higgins在過世前與他同錄的四張專輯
都值得來聽聽

Hyperion With Higgins算是我少數
整張可以從頭一直放到尾Repeat的專輯
聽聽看我所準備的這首" Secret Life of the Forbidden City"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唷"
阿遜這麼地對我說...

今天下午
跑去誠品敦南
聽台北電影節北歐音樂講座
立慧買了今年野台的票
順便找我看了這場講座

十分精采
有著濃厚的北歐氣息
不論插畫或是音樂的介紹
都讓人有新鮮感受

暫時也忘卻了
工作這回事


繞著誠品外的創意市集
翻著一堆有的沒的架上書籍
聽著當下流行的HIT曲
看著新聞說現在學歷已經無用
想著 我他馬的 蒼白的未來

我真是想離開這個無聊的島

還是跑跑步
掃掃我的地
念好我的英文
煮個菜 泡個咖啡
繼續尋找我想要的工作
等待七月一號的退伍日

Patience is bitter.

阿遜 我要的就是規律的生活

p.s今天我和老姐居然都夢到老爸 真不可思議!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浪漫、革命、慾念、追求
自由、解放、傷感的纖細

Paul Motian在ECM所錄的第二張專輯
雖名為"Tribute"
但Paul Motian卻沒有說明是對下列的誰"致敬"
("Victoria" and "Song for Che")
但總嗅到60年代中南美洲革命的氣味
有著社會主義革命的味道

浪漫又盲目的信仰

Paul Motian是個履歷豐富的鼓手
他從12歲起開始習鼓,漸漸的跟隨著大樂團巡迴演出
到了1955年搬到紐約就跟許多有名的樂手一同演出
像Thelonious Monk, Lennie Tristano, Coleman Hawkins,
Tony Scott, and George Russell...等
而最為知名的組合就屬Bill Evans Trio
(with 英年早逝的傳奇貝斯手Scott LaFaro)
在許多爵士樂迷的荒島唱片(包括我)
"Sunday at the Village Vanguard"和"Waltz for Debby".中
就有他的參與

只是 很奇怪的唷 我以前並不會特別注意到他...
也許因為LaFaro於專輯錄完音後的沒幾天就出車禍去世
反而沒讓人發現那三重奏中獨占一角的鼓手
就像面對著黃昏海岸那閃耀的金色
只看見那奔馳在沙灘上的黑色輪廓

當然也有很多人 不這麼想...

當我拿到這張以Paul Motian主導的專輯時
有著"又是讓人盡情墮落、沉溺、無法自拔的糾結感"
回頭查詢了一下資料
卻才發現Paul Motian的驚人過往
(常合作的對象有Keith Jarrett,Paul Bley,
Mose Allison, Charles Lloyd, Carla Bley,
Charlie Haden's Liberation Music Ensemble,
甚至他曾經拒絕成為John Coltrane的鼓手)
其實從合作對象中,不難發現他的風格方向......

後記

在聆聽時
燃起J.Cortes Cigars
搖晃Laphroaig 12years old
Bitter,and then Sweet......

畢竟不是個堅強的靈魂
總偶之的放縱
酖溺於霧與酒館的迷離中
上演著唐‧吉珂德的夢

Carlos ward - alto saxphone
Sam Brown - acoustic,electric guitars
Paul Metzke - electric guitar
Charlie Haden - bass
Paul Motian - percussion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 remember the sessions well, I remember how the musicians wanted to sound, and I remember their reactions to the playbacks.
Today, I feel Strongly that I am their messenger.---RUDY VAN GELDER

Take my soul to the other side...

Richard "Groove" Holmes(1931-1991)是充滿soul-Jazz風格的風琴手
不論是低調伴奏或著源源不絕的獨奏時
都能盡情Grooving的靈魂樂手

Holmes利用了風琴可將音符無限展延的特性
發揮出最soulful的味道
往往充滿熱鬧、令人爽快卻又俐落大方的感覺

風琴手最好的朋友
莫過於吉他手
彼此流暢又纏綿的音符揉合
渾勁的搖擺韻律
帶著我的靈魂到了另一個世界邊緣
I've got Holmes's Message

這張錄音於1965年8月3日
其中的MISTY是Holmes畢生最有名的曲子
原本是抒情的歌曲卻變得輕快
又帶著氣質韻味
是非常值得一聽的COVER版本

Holmes懂得妥協、折衷
為他帶來了商業與音樂上的成功

常常在想
創作者
最大的悲哀不就是
無法透過作品和群眾溝通嗎?

究竟
主流和非主流的灰暗地帶
有多大?

也許
要堅持音樂
只需要點脾氣就夠

主流
不該是被批評為俗氣的代言辭
而是大多數人能理解、享受
也才能溝通的方式

否則
就像近來讀到一篇美籍學者
批評這幾年來論文結構搞的跟現代詩一樣艱澀
沒啥人能懂
這樣的論文究竟有何用?
只能等待再等待 那守夜人打瞌睡的一刻...

p.s
Richard "Groove" Holmes - organ
Gene Edwards - guitar
Jimmie Smith - drums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