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
聊到集體焦慮
讓我想起
榮格(Carl G. Jung)對焦慮的解釋:
"焦慮是集體無意識的非理性力量與
意象入侵到意識的心靈時,個體所做出的反應。"

如果個體對於集體無意識的不理性傾向與意象
只有薄弱的阻擋能力的話
個體便有可能會有精神病與伴隨的焦慮

因此榮格主張
原始人對這種「非預期的無意識危險傾向」
比文明人更有心理準備
並發明儀式和禁忌來保護自己

我一直很喜歡葉慈(W.B. Yeats)說過:
「如非習俗與儀典,純真與美麗何以棲身?」

讓我想起以前看電影
“波特萊爾的冒險“(Lemony Snicket's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波特萊爾家的三個小孩,在父母雙亡、遭遇一連串不幸的事件後
曾在夜晚,破敗的閣樓
大姊拉起布帷
在帳篷裡點燈
將有父母親照片的項鍊打開
波特萊爾家的小孩在小小的三角帳篷裡
剪著紙卡做出,父母親的輪廓
隨著燈光照映在布帷上
在黑暗中透著光明的影子
似乎一家人又在一起
回到了寧靜的避風港...

這是我非常喜愛的一幕...
孰自以為純真與美麗,確實存在儀式之間

不知道你是否也能想出一些儀式或是禁忌
來抵擋我們那心中古老未曾移除的恐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vince 的頭像
    jovince

    The alchemy

    jo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